有机肥生产工艺(二)
作者:admin      时间:2013-5-18项目要求
以新鲜牛粪和牛粪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渣为主原料,并添加糠醛渣、N/P/K、腐植酸等为辅料,在优质的微生物发酵菌种的作用下,经发酵、烘干、造粒等工序生产农林业所需的有机肥,达到年产不低于2万吨有机肥的生产能力,设计能力为2.5万吨,每年按300个生产日计算。
工艺说明
好氧堆制发酵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熟化阶段。参与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是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
1、起始阶段 不耐高温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中易讲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释放热量使物料温度上升,温度可达40℃。
2、高温阶段 耐高温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能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物料温度上升至60-70℃,这时病原菌和寄生虫大数可被杀死。
3、降温熟化阶段 高温阶段必然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和活动减少,自然进入低温阶段。在这一阶段,嗜热性微生物有开始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料做进一步的分解,但微生物活性普遍下降,堆体发热量减少,温度开始下降,有机物趋于稳定化,需氧量大大减少,堆制发酵进入腐熟或后熟阶段,形成腐殖质。
流程说明
由于粪便中一般含有大量未经消化的粗纤维和病菌,必须处理后才能利用。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是采取发酵处理,既可以降解粗纤维,又可以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杀灭病菌、去除水分。
粪便经发酵后,有部分未发酵好的粗纤维及成块物料,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必须经过粉碎、筛分,无法粉碎的物料经滚筒筛筛出,之后进行计量。虽然发酵后的物料含有一定的氮、磷、钾等无机养分,但含量很低,作为肥料使用时仍需要添加一定的无机养分和其他添加剂,粉状的N、P、K、填料(主要是粘结剂)等无机原料经计量后与处理好的动物粪便同时进入卧式粉碎机进行破碎,此破碎机既可以粉碎已经结块的无机原料,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粉碎过的原料与配好的生物菌种(在此处添加生物菌种)同时进入双轴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好的粉状成品直接进行包装,如要做成颗粒经皮带输送机送入盘式造粒机,在造粒机内喷入水雾进行团粒法造粒。造粒之后的物料尽管大部分已形成颗粒,但此时颗粒水分高、强度低,无法满足包装运输的要求,该物料经皮带输送机送至回转式干燥机进行干燥。回转式干燥机是一内部布满升举式抄板的回转圆筒,在抄板的作用下,物料被扬起与热风炉产生的热风进行热交换,尾气通过尾气处理装置进行除尘、洗涤、放空。由于在添加生物菌种后为保证生物菌种的存活,故不能采取高温干燥,必须走低温大风的路线,故本装置采用二次干燥处理。出干燥机的物料经筛分机进行筛分,大颗粒经粉碎后与细粉通过返料皮带进入造粒机,然后再次参与造粒过程。(筛分大颗粒和细粉可以起到降低冷却机的负荷的作用)通过回转式冷却机进行冷却处理,进一步提高颗粒强度、降低水分,之后经过细筛,获得成品。
在原料区域设置粉碎机及筛分机,保证筛分出产品的细度满足生产颗粒有机肥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