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广告合作伙伴服务热线:0531-83483869

酒糟制作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作者:宇龙机械      时间:2016-4-22


上次介绍了酒糟制作有机肥的简单方法,下面具体的介绍下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堆置条垛,经过长时间快速发酵,在未翻堆前条垛的温度处于较高水平。从图l可以看出,翻堆前不同的条垛深度温度不同,表现为堆置前期中层>表层>下层,其中中层高温度72℃出现在堆置后6 d,表层高温度63℃出现在堆置后4 d,下层高温度仅49℃出现在堆置后20 d,不同深度的高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出现的时间不同。堆置17 d后下层温度高于表层,18 d后下层温度高于中层,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层和表层可吸收物质下降,发酵菌种聚集在物质充足的下层。低温度均出现在堆置条垛时即当时酒糟的温度,中层、表层和下层低温度分别是36,37,35℃,堆置20 d后温度均要高于堆置开始时,这表明发酵结束后

发酵速度要高于纯酒糟的发酵速度。从图l中不同堆置时间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不同深度的变化,中层和表层先快速上升,时间为6 d和4 d,6~10 d温度趋于平稳,ll d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总共有10 d的降温时间;下层温度变化为缓慢上升,到20 d时达到大值,并有上升的趋势,且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

酒糟制作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图1 不同条垛深度翻堆前温度变化情况

翻堆后中层和表层散发大量热量,温度有所降低,有利于发酵菌种的快速繁殖。从图2可以发现,中层和表层的温度在每天几乎相等,高温度出现在堆置后3 d时,分别为53℃和54℃,4~15 d的时间内温度趋于平稳处于50~54℃之间,15 d后温度慢慢下降,发酵过程变缓慢,发酵慢慢接近尾声。在堆置过程中下层温度趋于平稳,但略有上升,高温度为43℃,出现在堆置后20 d。整个堆置过程中中层和表层温度均高于下层,但温度差慢慢缩小,下层温度在堆置完成后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下层在翻堆过程中未能翻到位,使得下层的发酵环境差,发酵菌种往中层和上层聚集,下层的发酵速度大大降低。

酒糟制作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图2不同条垛深度翻堆后温度变化情

酒糟制作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就介绍到这了,下次介绍水分跟ph的变化规律,宇龙有机肥设备,为你提供。